Skip to content
首頁 » 6個人的小世界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鄧肯‧華茲著

6個人的小世界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鄧肯‧華茲著

More about 6個人的小世界書名:6個人的小世界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作者:鄧肯‧華茲 (Duncan J. Watts)
譯者:傅士哲、謝良瑜
ISBN:9867600312
出版社:大塊文化

這是一本探討網路科學的科普書籍,呵,首先必須感謝同為本blog的作者之ㄧ的 izzy(按名字可以連到他的個人網頁唷)推薦,我才有機會接觸這本書。
以一本科普書籍來說,「6個人的小世界」蠻成功的,當然其中有許多圖表與數學計算我無法心領神會,只能靠著到高中為止曾學過的少少數學常識以及想像力猜測作者的意思,但除此之外作者的行文蠻平易近人的,我想這點譯者也是功不可沒,整本書看下來相當通暢,翻譯所追求的信、達、雅應該都達到相當的水準吶!而這也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ㄧ,對於我這種社會組的大學生,缺乏足夠的數學與物理能力,也一樣能在這本書中獲得許多樂趣(當然這與網路科學的一些特性有關,後面會提到),則相信大多數人只要對這個議題有些興趣,應該也能從這本書有所得囉!

所謂的網路科學並不僅限於網際網路,而是更廣泛的議題,如流行病學的傳染方式、人際網路,甚至於都市的供電系統、全球的飛航系統都屬網路科學的研究範疇;由此可知,網路科學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學門,而是必須整合許多學門的新興科學,如物理、數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生物學都是可能運用到的學門,而這本書就是從網路科學概論開始,在接下來各章處理不同性質的網路,提出一些答案,也丟出更多的問題。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小世界」理論,其主張每個人之間最多都只有六度分離,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找到某個遠在非洲的人-X,中間最多只需經過六層朋友的轉介,就必定可以找到 X,而這就是本書作者的起點,他想證實這究竟是否能在真實中達成,或者只是純粹理論上推論的結果;作者利用科學簡化現實製作模型的方法開始研究,可以看到許多人智慧碰撞的有趣過程。
作者也在這邊處理了不同搜尋方式對於網路連結的需求,這非常有趣,讓我想到兩種 P2P 軟體的搜尋方式,假設 emule 的 kad(即無伺服器版本)所做的搜尋真的是透過網際網路詢問所有 emule 使用者有無某個檔案(我不知道實際上 kad 是怎麼設計它的搜尋機制,有機會再問問 izzy 囉!),而 BT 這種依賴各式論壇的搜尋方式(目前也出現 BT 種子的搜尋引擎,我是假設在以前的情形),而這正好代表了作者提出的兩種搜尋方式,如果回到尋找非洲某人 X 的例子,kad 的情況,我會問我所有的朋友有沒有人認識 X,而我的所有朋友會再問他們所有的朋友有沒有人認識 X,依此類推;而在 BT 的情況,我會先找我猜想比較可能認識 X 的朋友(就如同想抓音樂就須到有討論音樂的 BT 論壇),然後依此往下尋找;後者明顯比較接近人們在搜尋的習慣,而且也反映出人與人間的距離不僅是用地理方式衡量,還有許多更複雜的衡量基準,因此我們與他人的連結可能遠比想像中來的近許多。

接著作者探討了流行病學的疾病傳播網路、人類決策受到網路影響而導致如經濟狂潮、政治革命等問題,這邊有許多有趣的新觀點,人類的決策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不自由,其形成方式也遠比我們想像的牽涉廣泛,這部分在討論許多社會潮流、現象可以提供不同的角度。
在此亦有處理到電腦病毒的傳播,作者提出一個相當大膽的意見,認為若微軟想提升其作業系統的強固性,可行的方法將是區隔不同的產品線,而不是所有軟體都互相相容;在我看來這或許是個可行的建議,但是相對而言,消費者將被迫失去許多使用的便利性,在此面臨了安全性與便利性的權衡,呵,頗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末,作者討論系統的建立與再生,對於系統我本來就極有興趣;作者先從工業革命開始出發,生產流程的專業化提升效率,為了管理方便而建立的階級結構,這些傳統的公司組織架構面對變動快速、相對模糊的未來能否繼續生存?作者以豐田汽車曾面臨的愛新危機為例,說明系統必然有崩壞的時候,但是關鍵在於崩壞後系統本身是否能迅速再生、度過危機?也就是超越一般系統的強固性(能接受衝擊系統的能力),達到作者所謂「超強固性」;豐田汽車的生產系統於 90 年代非常成功,短期存貨制度成為他們的優點也是弱點,愛新是豐田旗下生產煞車系統重要組件的公司,卻發生意外廠房燒毀,而豐田該重要組件的存貨僅有兩天,要重蓋廠房至少需半年,即將面臨暫停生產,但豐田旗下的其他公司卻在三天內運用各種協調、調配,重新開始生產該重要組件,並於幾週後回復原產量,可見豐田生產系統的再生功能之強;
這邊作者提出一句很棒的話「在危急之中,再強的動機也不足以產生有用的行動,必須行動的能力本身已經存在才可能」(憑印象,不太正確),也就是說具超強固性的系統,必須同時考慮到當系統失效時的再生才行,而該種能力須在日常處理事務時即累積產生,於危急時才有發揮的可能。
作者另外以曼哈頓面對 911 攻擊時的事後處理為例,曼哈頓島這個世界上最複雜多變的人類都市系統,是否具有超強固性?作者並沒有正面回答,我想或許在作者完稿之時,911 的效應仍在美國存續,即便是現在,要下定論或許也還太早。

網路科學如作者所言仍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有太多太多需要去探索,
但是從作者驗證「小世界」理論、解析許許多多的網路,可以明確知道的是,人類間的連結是越來越密切,
對台灣來說理解這點非常重要,至少我覺得台灣真的是自外於整個世界很久了,
當然造成台灣人民對於世界情勢的冷漠不單是台灣人民本身的問題,中共的外交打壓與軍事壓迫也造成我們不得不被整個世界排斥,不過在這個連結世代,足夠寬廣的世界觀不能沒有,
總括而言,這本書帶給我許多新的觀點與想法,推薦給大家囉!

2 thoughts on “6個人的小世界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鄧肯‧華茲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