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Uvumi – 喜歡只管聽,免玩遊戲的音樂發掘服務

Uvumi – 喜歡只管聽,免玩遊戲的音樂發掘服務

  • by

Uvumi - logo

記得本站曾介紹過的 thesixtyone 嗎?以遊戲作為誘因,讓使用者發掘新音樂的網路服務。thesixtyone 在 2010 年 1 月的改版,儘管我很喜歡,但似乎也有不少人頗為不滿,因而轉向網路上另一個類似的服務 – Uvumi

成立於 2009 年的 Uvumi 不採 thesixtyone 有限票數的方式,而是只要你喜歡一首歌,就繼續聽完它就對了!thesixtyone 限制樂迷表達「喜愛」的次數,樂迷必須多聽歌、完成任務才能賺取表達對歌曲「喜愛」的機會,透過這種方式,一方面鼓勵樂迷多聽歌,另一方面也讓經由「受喜愛」最多次浮現的好音樂更有價值,而不會淪為禮尚往來的互推。

Uvumi 選擇了更簡單的方式。創辦人 – Marshall 說:「樂迷持續聽音樂的行為本身就是個支持的表示,『聽』就已經是最有效的投票。」對於音樂來說,「聽」的確是最直接表達支持的方式,不是嗎?不喜歡大可以跳下一首,世上的音樂何其多呀!因此 Uvumi 沒有遊戲系統,沒有點數制度,而是專注於追蹤樂迷「聽」的行為,然後透過演算法,讓好音樂在茫茫樂海中浮出。

Uvumi - Dock

一進入 Uvumi,映入眼簾的就是五個主要功能。對於樂迷來說,最有用的莫過於最左邊的「Charts」了!如上所述,Uvumi 追蹤樂迷「聽」的行為,結合演算法,產出的結果就是這些「Charts」。有各種音樂風格的 Charts,還有每日、每週、每月的 Charts,如果想要聽最熱門的好音樂只要直接挑個 Chart 開始播放即可。Uvumi 對於「聽」的追蹤不只是次數而已,樂迷聽某首歌多長時間、到哪個段落跳至下一首也有記錄。(類似的功能 Youtube 也有,上傳影片的使用者可以在 insight 看到單一影片的「熱門片段」圖表)。至於樂迷點擊「喜愛」的次數也有列入考量,但權重較低。

而「Users」、「Playlists」主要是提供社交功能。「Users」底下又分為「People」、「Bands」及「Groups」;若是喜歡某位使用者或樂團的音樂品味及作品可以成為粉絲,追蹤其動向,而「Groups」則是同好的集散地。「Playlists」是由使用者自行建立、整理,便於分享音樂合輯。

「Music」的功能是音樂的搜尋與管理,當然可以鎖定音樂類型、上傳時間等方式來聽音樂。

除了服務樂迷,Uvumi 也放了一些心力讓音樂創作者可以更直接與其樂迷互動。除了「Users」中提供追蹤與建立「Groups」討論,「Events」讓創作者可以將巡迴活動公布於網路上。個人檔案中的「Press」則可將其他媒體的報導統整進創作者的個人檔案,甚至還有「Press Kit」讓創作者可以便捷地建立新聞稿提供給其他媒體,算是蠻有心的;但相對於 thesixtyone 已經可以作為音樂創作者收入的平台,Uvumi 還停留在幫助創作者提高曝光率的階段。

Uvumi - Player

網站頁面右上角的播放器,基本的「網站瀏覽過程中不間斷播放」、「音樂相關資訊」、「音樂管理」都有做進去,缺點是沒有選項可以跳出成單一小視窗,播放過程時有載入延遲,但整體來說是令我滿意的。

Uvumi 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正視消費某種內容的行為,搜集該行為的各種資料,然後產生有意義的資訊。不僅僅是在音樂聆聽,以書籍閱讀為例,透過電子書的軟硬體結合,讀者閱讀某本書的總時間、在某一章節、某一頁面停留的時間、單次連續閱讀的時間長短,結合之後可以得知某幾個章節最精采,讀者幾乎都是一口氣連續閱讀數小時完成該部分,反之,也能得知哪幾個章節讀者讀得最慢、花最多次才完成。這些在未來都可能做到,並成為編輯或創作者在企劃新作時的有力工具。各種資料連結成有意義資訊將是未來應用的重點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