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翻成衝擊效應的《Crash》(港譯是心靈車禍?真有趣,港譯或許有點雙關的味道)讓人想起另一部片《Magnolia》(中譯:心靈角落),故事皆由一群本無相關的小人物串成,隨著故事發展,各個人物間的關係也連接起來,由命運構成一幅奇妙的圖畫,倒映著我們的現實人生。
兩部片相較起來我還是比較喜歡《Magnolia》的色調,尤其是其中的青蛙雨(又另外讓我想起我喜愛的漫畫:JoJo 奇妙冒險)、清理槍卻意外射殺跳樓的人,有點驚悚的意味,對命運又有另一番的諷刺,而《Crash》則在許多部分處理的太過刻意、匠氣,固然現實經常是正反相隨、充滿矛盾的,但屢次刻意安排這樣劇情(這在《Crash》中出現了幾次)就減弱了那力道;當然這兩部片除了相似點仍有各自的關照點,不過既然提到了《Magnolia》就忍不住想比較一下。
《Crash》除了處理命運的精巧安排、諷刺現實的矛盾,另一大主題就是對於種族主義的批判。片中各個小人物有著不同膚色、種族,美國白人、中南美洲的拉丁裔、非裔美國黑人、亞裔黃種人、西亞阿拉伯人等,各個人物接觸發生不同的摩擦,更搭上 911 後美國人對於阿拉伯世界的敵意,而不意外的,結局就是各人物覺醒,打開自己的心去接受,當然基於對比,同樣安排本來對於種族區別較不介意的人物遇到一些事件,而意外違背其原本的善意;故事並不算是 happy ending,但依然給觀眾一些希望,小小的神蹟之類的(其實也是命運的安排)。
本片另一關照的主題:現代社會、都市的疏離,就如同片名:《Crash》以及開頭發生車禍時的對白「This is sense of touch」,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學會了「無視」的能力,走在街上,我們早已學會看到人卻巧妙裝做沒看到的技巧,當然這是避免不必要的衝突、接觸,但久而久之,我們也會變的懼於與人接觸、與人發生心靈交流,許多社會問題也由此而生,就如同片中數度提到黑人的犯罪率遠較白人為高,究竟這是因為教育?經濟?天性?其他社會因素?當然這個問題絕不是單選題,背後的原因可能非常複雜,但黑人在美國始終被白人排擠、打壓,好像黑人就是牛鬼蛇神,避之唯恐不及,社會可能因此而分裂,希望功成名就的黑人可能必須加倍努力、甚至拋棄、背叛自己的來源,兩邊不是人,現代社會疏離的脈絡與上面的種族問題脈絡結合後,或許可以看到些黑人犯罪率較高的原因,或許也可以看到改變現狀的一線曙光,本片只是提供一個故事讓我們去思考、猜測吧!
整體而言《Crash》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可能內容不是非常有新意,拍攝手法也不是非常具獨創性,但或可一窺美國這個所謂「民族大熔爐」的國家另一面,以及其內部發出的反省之聲,也可以看到編劇銜接各個小人物故事的巧思,這也頗具趣味,我喜歡這樣的敘事方法,顯得比較真實、貼近人生。
呵,既然前面提到《Magnolia》,就又想再提一下《Magnolia》的OST,其中有一首 Aimee Mann 主唱的,「It’s Not Going To Stop」非常好聽吶!記得片中這首歌是配著各個人物的交錯畫面出現的,異常的令人感動,似乎是希望的光芒射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