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於前日推出了搜尋介面的大改版 – Google Instant。不過在 Google Instant 正式發佈之前,Google Labs 先推出了另一項服務 – Google Scribe。 Google Scribe 的功能 – 詞句輸入的「自動完成 (auto-completion)」並不新奇,但結合 Google 掌握的大量數位資料,這功能將來可能會緊密嵌入我們的數位生活,更影響我們使用字詞的習慣。
Google Scribe 與「自動完成」淺介
「自動完成」並不是什麼新穎的技術,我們在手機輸入時便經常使用,字詞還沒全部輸入,系統便提供了幾個待選字詞讓使用者取用。
之前 Google 推出的日文輸入法,更將此功能結合 Google 蒐集的網路熱門關鍵字、新詞彙。使用者輸入時,Google 日文輸入法提供的待選字詞更多樣、更貼近當時流行的語彙。
Google Scribe 更往前了一步。自動完成的目標不再僅是詞彙,而是完整的語句。使用者開始輸入之後,Google Scribe 便不斷提供待選的詞句。Google Scribe 同時會記憶使用者輸入過的語句,在待選排列上也可以選擇「依字母順序」、「依 Google 評鑑(考量關連性、熱門度等因素)」、「依關連性」、「依儲存之輸入」。

Google Scribe Interface
輸入是個使用者負擔
乍看 Google Scribe 是不是很像 Google Instant 三大核心之一的「搜尋預測」獨立出來,透過一個小小的 bookmarklet(Google Chrome 已有官方插件可用),讓 Google 加持的自動完成服務,可以在任何網頁上發揮作用?
在我看來, Google Instant 與 Google Scribe 有個共同目的,就是減低使用者輸入的負擔,提昇輸入的效率。Google Instant 在使用者輸入的同時不斷顯示搜尋結果,輔以搜尋預測,縮短使用者得到正確搜尋結果的時間;而 Google Scribe 的詞句自動完成也節省逐一輸入詞彙的時間,甚至也降低了輸入錯誤的可能性。
Google 另一項減低使用者輸入負擔的功能,Android 手機上的語音辨識輸入。原本僅限於搜尋使用的語音辨識輸入,在 Android 手機上已經擴展至有輸入框就能使用語音辨識輸入的景況。當然語音辨識本身有許多限制,如周遭環境的噪音處理,無法出聲說話的場合等,但以英文來說,若是原生的語言使用者,其辨識結果已經不俗。
Google 在減低使用者輸入負擔上著墨如此之多,回頭想想我們身邊裝置要輸入時最痛苦的是哪一個?我的答案會是「手機」。無論是觸控螢幕上的虛擬鍵盤或實體鍵盤,在手機上輸入,痛苦指數絕對比在桌機上高出許多。而 Google Instant 已宣布會在今年秋天登上手機平台,我想 Google 把 Google Scribe 的技術融入 Android 手機的輸入法也是極有可能的。如此一來,Android 手機上的輸入體驗,將有相當程度的改善吧!(不過這兩項技術都需要網路頻寬的配合,在手機僅有 3G 甚或是 EDGE 時,反應速度將會影響實用性。)
輸入方式革新?
回想今年一月,Apple 發表 iPad 前的那段期間,有不少文章臆測 iPad 的使用者介面,而輸入方式會否有革命性的突破更受到矚目。語音辨識、分離式鍵位配置等都有人猜,但最終 Apple 將 iPad 定位為內容消費裝置,沒有多花心力在輸入方式的創新上,僅提供虛擬鍵盤及外接鍵盤的方案。
而今,Google 在手機裝置上掌握了堪用的語音辨識輸入,鍵盤輸入在搜尋時將可倚靠 Google Instant,其他文字輸入若輔以 Google Scribe,說不定毋庸改變鍵位配置,就能讓行動裝置上的輸入易用許多,而這或許能成為未來以 Google Android 為作業系統的 Tablet 與 iPad 區隔的基礎之一。
再看看今秋即將登場的 Google TV。我想 Google 也明白要讓人們在客廳電視前敲打鍵盤是多麼不可行的想法。反之,語音辨識輸入會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作法,而讓 Andorid 手機化身為電視遙控器也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下一步。如此一來,Google 對於減低使用者輸入負擔的投入,也會有更多的回報。
但單單如此,Google TV 就能突入 Apple 也難以攻克的家庭客廳嗎?老實說,那條懸在螢幕上方的搜尋列還在,我的懷疑就放不下。使用者介面還須下一番功夫,如果使用者非自行輸入些什麼不可,上述的輸入方式都還是不夠理想。
輸入不再受限於文字的未來
至於更遠的未來,也許會如 Google CEO – Eric Schmidt 所預測,在使用者輸入以前,Google 便能推測出使用者想搜尋什麼,這在 Google 掌握越來越多個人與在地資訊之後將成為可能吧!比如說,午餐時段於某條有許多餐廳的巷弄中行走,掏出口袋中的手機,螢幕上便顯示著「你知道前方有家好吃的牛肉麵嗎?」;又如:回到家,開啟 Google TV,螢幕上便顯示著「今天是週三,想來部輕鬆愉快的喜劇片嗎?」或是「週日早晨,想看段 Youtube 上的烹飪教學影片,自己動手做頓好菜嗎?」,甚至,更刺激的,「根據您今年在社交網路上的即時狀態,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嗎?聽張專輯《Kill ‘Em All》發洩一下如何?」到這地步可就非常有意思了。
Pingback: Google Scribe 與關於輸入方式的一些想法 « Flash初哥